易静在上课。
在湘乡市潭市中学的校园里,总能看到易静步履匆匆却始终带着微笑的身影。她既是课堂上用历史故事点亮学生求知之光的授课教师,也是为校园焕新奔走操劳的校长。从教7年来,她以“立德树人”为初心,在三尺讲台与校园管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易静为学生辅导功课。
“同学们,1840年的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更藏着先辈们‘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觉醒。这就像我们面对困难时,既要正视差距,也要学会取长补短。”八年级历史课上,易静没有照搬枯燥的时间线,而是将历史事件转化为跌宕起伏的故事,让知识点跟着情节 “动” 起来。台下,原本低头记笔记的学生们纷纷抬头,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易静在维持学生跑操秩序。
这样的课堂转变,源于她对学生的细心观察。坐在前排的张瑾萱性格内向,一年前,因历史成绩落后而自卑,甚至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易静主动找她谈心,敏锐察觉到历史事件时间线记忆混淆一直是她学习历史的障碍。为了帮助她以及更多有类似困扰的学生,易静把历史事件时间点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既简洁明了又充满趣味。同时,她还将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转化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波澜壮阔。在她的“顺口溜”“故事教学法”的引导下,潭市中学的历史课堂成了学生最期待的课程之一。“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易老师总会耐心地讲解。每次返校,都会看到易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我们,让我感觉很温暖。易老师就像一座灯塔,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学生张瑾萱说。
自2019年以来,易静一直在基层从事教育管理工作。2022年,她被任命为潭市中学校长。迎接她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问题清单”。首要问题是以煤渣铺垫的操场,雨天泥泞、晴天扬尘。“新官上任”的易静开启了改造计划,一边反复对接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一边牵头制定改造方案,从跑道材质选型到施工安全标准,每个细节都反复琢磨。施工期间,她每天都蹲守在工地核对进度、检查质量,生怕出现半点疏漏。如今,再次走进潭市中学,昔日的煤渣操场早已 “旧貌换新”。红色塑胶跑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学生们在操场上的欢声笑语,成了对易静最好的褒奖。
从历史课堂的 “引路人”,到校园建设的 “实干家”,再到未来教育的 “规划者”。易静始终以爱为笔、以责任为墨,在乡村教育的画卷上,一笔一划绘就着农村孩子的成长新图景,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 “师者匠心”。“下阶段,学校重点聚焦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推进,通过少年宫、社团等活动,力求学生全面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创新型、竞赛型教师,让农村中学也能涌现出竞赛型学生,让他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易静说。
一审 | 吴维
二审 | 成勇
三审 | 谭浪
副总编辑 | 周鑫
总编辑 | 易绚梅
责编:谭力彰
来源:湘乡市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
赵新文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
赵新文:“五个全面”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和空气质量保卫战
-
【改革创新年 全力拼经济】赵新文带队赴京沪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
湘乡市重大项目预算审核和投资决策工作机制2025年第6次会议召开
-
湘乡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暨市政府系统集体廉政谈话、一线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试工作会召开
-
湘乡籍烈士陈树棋魂归故里
-
湘乡探索秸秆利用新模式 构建“收储运加”全产业链
-
湘乡召开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视频会